路透北京4月18日 - 中國樓市3月進入傳統銷售旺季,購房者搶在地方調控細則出臺之前入市,導致需求集中提前釋放,進而抬高3月房價。不過隨著政策逐步發揮效應,短期房價走勢可望逐步趨穩。
路透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數據測算,3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升3.6%,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且漲幅較2月的2.1%繼續擴大;環比則十連升,上漲1.2%。“需求集中釋放助漲3月房價。”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解讀數據稱,3月份房地產市場進入“金三銀四”的傳統銷售旺季,成交情況往往比前兩個月都要活躍,加之各地房地產市場調控細則出臺前,潛在購房者擔心實施細則出臺后政策從緊、購房成本進一步增加,因而急于入市導致需求集中提前釋放,開發商隨之取消優惠甚至上調價格,助漲了3月份房價。但劉建偉同時稱,3月底,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繼出臺了房地產市場調控實施細則,公布房價控制目標,調控政策進一步明朗,“隨著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預計4月份房價走勢可望趨穩。”
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8個,比2月增加2個,同比上漲的有67個,增加5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66個,與2月相同,同比上漲59個,增加10個。一線城市漲幅繼續居前,北京與上海3月新建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同比漲幅擴大至8.6%和6.4%,廣州則高達11.1%,環比繼續保持2%以上的升幅。不過,稍早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數據自高位有所回落,1-3月房地產投資增速略降至20.2%,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為37.1%和61.3%,均低于1-2月;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表示,調控效果凸顯。
國務院于3月1日出臺旨在抑制樓市過熱的新國五條,在調控政策執行方面的嚴厲程度進一步升級,其中“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這一規定,引發樓市震動,二手房成交量短時間內大增。各地細則在3月末紛紛出爐,多數地區將房價調控目標定為房價漲幅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漲幅;對二手房交易按差額征收20%個人所得稅,多未給出明確規定。北京在所有地區中調控最為嚴厲,房價目標為同比保持穩定,且進一步收緊限購,并上調申請二套房房貸的首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