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盤中再次出現風格轉換跡象:滬綜指僅微跌0.06%,而創業板指數大跌了1.95%。多家機構都提出警示創業板風險。但從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看,偏股型基金上周大幅加倉,調倉方向與昨日的市場熱點并不同步。
股基上周加倉5.77個百分點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截至5月31日的日度倉位測算結果顯示,上周偏股型基金的持股倉位大幅提高,平均上升了5.77個百分點,當前倉位為86.26%。其中,主動股票型基金的倉位漲幅較大,達到5.84個百分點,標準混合型的倉位也提高了5.65個百分點。從調倉方向看,基金主要加倉了醫藥生物、交通運輸和交運設備三個板塊;同時,金融服務、房地產和家用電器三個行業的減倉幅度較大。這似乎表明,基金對金融地產等周期性板塊依然態度謹慎。
基金經理警示偽成長
然而,在剛剛過去的紅五月,市場“小強大弱”的風格特征已經演繹到極致:上證綜指漲幅為5.63%,而中小板大漲14.52%,創業板漲幅更高達20.65%。當月,創業板上漲個股數量已經占到全市場上漲個股數量的97%。券商對成長股的態度也從此前的猶猶豫豫到目前的全力唱多。正是在成長股的狂歡中,一些基金經理也開始“不合時宜”地提出:成長股或許已經到了該從“狂歡”轉向“冷靜”的時點。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提出,近期的成長股投資已顯現出從前期的“精挑細選”轉向“雞犬升天”的態勢,許多個股的股價上漲已經脫離了基本面的有效支撐。今年1到5月,全市場產業資本減持金額甚至已經超越了去年全年的水平,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減持總金額占到全市場減持金額近80%。同時,公募基金對TMT、環保等新興行業無論在超配比例上和重倉股配置比例上都體現出了對高成長股極大的投資熱忱。博時主題行業的基金經理鄧曉峰也表示,隨著創業板公司集體發出風險提示,或將會引發創業板回調,未來市場熱度或將下降,投資者需警惕創業板泡沫破滅帶來的風險。
關注中報高預期行業
隨著以成長股為代表的紅五月圓滿收官,六月又會如何演繹?鄧曉峰認為,A股在6月中旬將迎來中報預披露的密集期。投資者未來可重點關注中報預期較好、估值水平低的行業,如耐用消費品、家電、汽車、保險、銀行等行業。南方基金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則提出,當前經濟復蘇力度偏弱,股市資金面也沒有較大改觀,A股尚難形成大幅反彈的走勢。景氣較高的小盤股雖然較強但估值可能有所高估,而且經過大漲獲利資金拋壓也會增加。6月份有望逐步實現大小盤風格轉換,小盤股可能從高位回落,藍籌股將迎來第二波反彈的機會。益民基金策略分析師黃祥斌認為,股指有望繼續保持強勢,投資者可以把握兩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方面是PMI數據超預期帶來強周期板塊的表現機會。另一方面可以關注符合產業升級方向、業績有保障、估值合理的相關個股。
6月行情機構看法分歧
部分券商認為,成長股將進入中途休整與分化期:深圳特區報訊(記者林彥龍)
6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滬深股市陰線報收,創業板指數更是大跌近2%。展望6月行情,機構對經濟面的判斷好壞不一,對股市走向也存在分歧。昨天公布的匯豐PMI指數創8個月來新低,國都證券認為,經濟仍面臨不確定因素,展望即將披露的5月宏觀數據,預計整體仍疲弱低迷,受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及限制三公消費影響,消費增速仍在13%下方,基建與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繼續小幅下滑至20.5%附近,在內外需疲軟及套利虛增貿易阻擊下進出口增速下滑至個位數以內。平安證券則認為,經濟景氣環比回落的過程正逐步接近尾聲,這將為實體預期和指數中樞提供一定的底部支撐。宏觀判斷“二季度環比改善,三季度同比改善”。中信建投也表示,從5月PMI來看,“雙底”有可能已經出現,只不過還需要數據的不斷驗證。從目前的工業增加值和發電量數據看改善的跡象已經出現。近期國際市場表現強勢,瑞銀證券認為,海外新一輪降息潮的背景是全球經濟疲弱和通脹回落,對A股來說,在基本面穩定的環境下,通脹壓力減弱和政策緊縮擔憂弱化有助于估值的回升。對A股在6月份的預期,國都證券認為目前成長股相對估值已創歷史新高,在產業資本持續大規模減持及IPO重啟漸行漸近等負面沖擊下,也將進入中途休整與分化期,“紅五月尾聲后市場或將進入無序混沌期。”中信建投則表示,在目前通脹低位、流動性寬松、增長觸底的背景下,之后的四個月是2013年最佳的做多時間。平安證券也認為,六月份指數無憂,風格將逐漸切換,建議依據市場面邏輯挖掘周期和成長內部的細分主題,銀行、乘用車、零售、建筑可打底倉,但機會在農業、水利、城市設施、價格改革、科技軍工等主題領域。興業證券則建議投資者在6、7月份“消夏避暑”,行情震蕩調整的風險在加大,建議投資者降低倉位,等待成長股行情的驗證,拿著現金等待新股和發掘成長股的新機會。